English

语言读物不应被遗忘

1998-06-0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一直 我有话说

普及语文知识的大众读物(中小学课外辅导书另当别论),在读者群和出版社那里,眼下几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。不少读者想当然地认为语言读物是枯燥的,故敬而远之的多;而既然在书市上“销不动”,一些出版部门也就提不起劲儿。回想80年代初期那套颇有影响的《语文学习讲座丛书》(商务印书馆),可谓一项在语文问题上“拨乱反正”的系统工程。而吕叔湘的《文言虚字》和王力的《古代汉语常识》这两本小册子,当年居然可累计发行几十万册,于今颇似天方夜谭。其实,语言读物不仅大有用处,而且有的也不乏趣味。

讲“有趣”前应先强调“有用”。民族语文是与我们血脉相连、须臾不可离的文化之“根”。读一点语文方面的书,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汉语言文字本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,从而能准确、规范地加以使用。目前在语文运用(特别是社会用字)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,有的简直造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“人文污染”。究其症结,显然和人们语言素养、语文基本功的相对匮乏密切相关。而对此又很少有人自觉地借助语言读物来强化之。长而久之,难免恶性循环。这情形使国家《语言文字法》的出台更显得势在必行。

其实,普及语文知识的读物如能言之有物、深入浅出、实用性强,读来还是饶有兴味的。比如吕叔湘那本《语文杂记》,就堪称血肉丰满、雅俗共赏。其中一则有趣的材料是:“在家里,我对儿媳像闺女一样,儿媳对我也像亲妈一样。”如将其中的“闺女”和“亲妈”对调,改成:“在家里,我对儿媳像亲妈一样,儿媳对我也像闺女一样。”因为后者是省略句的缘故,意思居然丝毫不变。由于语文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,语言总是处在一个生生不息的流变过程中。如这样一句话:“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”,倘放在改革开放之前无疑是病句。“从事农业生产”难道不正是“农民”的应有之义吗?但这话放在今天就站得住。大量农民早已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。从原先的病句变成非病句,其演化进程简直折射了一部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历史。诸如此类的语言问题,有趣之外,还很有意思。就是枯燥的文字学,其实也不乏趣味。比如那本《常用汉字演变图说》(吴颐人),根据汉字象形的特点,图文并茂、生动直观地揭示了文字的演变进程,可使读者对许多习焉不察的常用字有全新的体认。

想起“古籍今译”或“文白对照”类的读物近些年有泛滥之势,而切切实实有针对性地普及语言(含文言)知识的读物则寥如晨星,给人以舍本求末之感。概言之,在读者和出版界眼里,语言读物都不应成为“被遗忘的角落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